產(chǎn)品名稱 |
大酒葫蘆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ㄆ谙募荆谇锛?。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忌西瓜等瓜類重迎茬。
瓠子(變種)扁蒲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于: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全國各地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
瓠瓜(變種)本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厘米。各地栽培。本變種的果實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供作樂器,為“八音”的一種,西南少數(shù)民族用作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yōu)美。
種植方法浸種55度水15分鐘,然后30度水24小時.溫水上放七天(不接觸)裂開就栽種。然后栽種到土里,苗出到3分之2時轉到18度。
選地選茬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小麥、大豆茬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類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閉除草劑的地塊都不能種植甜葫蘆。
要求每天撿出已出芽的種子(拱嘴露白),放在另外的盆里,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長,等待播種。苗床準備苗床底墊8—10cm馬糞或碎草,上面鋪一層土,踩實、踩平。同時用70%敵可松可濕性粉劑消毒,每平方米0.3—0.6g,同時扣棚。待播完種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當幼苗長到5~7片葉時追肥。在植株附近挖溝或穴,畝施腐熟有機肥800~1000kg,配合適量的氮、磷肥,覆土后澆水。開花期一般不澆水,促其順利坐果,坐果后及時追施氮肥,并澆水。結果期間要肥水供應,但水分不宜太大,暴雨后應立即排水。
葫蘆生長期間主要有棉鈴蟲、菜青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危害。棉鈴蟲、菜青蟲、蚜蟲可選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或久效磷2000~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紅蜘蛛選用15%噠螨靈等殺螨類藥劑防治。栽植環(huán)境需通風,增大磷鉀肥用量,不偏施氮肥,發(fā)現(xiàn)病株病葉及時剪除。
小葫蘆對水分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既要滿足小葫蘆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又要防止水分過多,導致小葫蘆漚根腐爛,影響生長。因此我們一定要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每天澆水一次左右,在進入夏季之后,因為溫度升高,因此要澆水兩次左右。在生長期,還要做好追肥工作,每次追肥都應與澆水工作一起進行。在進入現(xiàn)蕾期之后,要提高磷鉀肥的比例,提高小葫蘆的座果率,增強果實品質。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