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金銀花種苗,金銀花苗,金銀花種植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銀花 簡介:
金銀花又名忍冬?!敖疸y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于金銀花,三月開花,五出,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jīng)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藥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金銀花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及匍匐莖的灌木。小枝細長,中空,藤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葉子對生,枝葉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開花,苞片葉狀,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對生于葉腋,花色初為白色,漸變?yōu)辄S色,黃白相映,球形漿果,熟時黑色
金銀花適應性很強,喜陽、耐陰,耐寒性強,也耐干旱和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濕潤、肥沃的深厚沙質壤上生長佳,每年春夏兩次發(fā)梢。根系繁密發(fā)達,萌蘗性強,莖蔓著地即能生根。喜陽光和溫和、濕潤的環(huán)境,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耐寒,耐旱。于山坡灌叢或疏林中、亂石堆、山足路旁及村莊籬笆邊,海拔高達1500米。
金銀花價值:
1、金銀花的用途: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的良藥,歸肺經(jīng)、心經(jīng)以及胃經(jīng)。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
金銀花種植方法及技術
1.及時定植。每年春2-6月、秋9-12月兩季均可定植。定植前按株距1米,行距1.5米挖穴,穴深30——50厘米,直徑30厘米,穴內鋪一層底肥后蓋一層細土,每穴栽1株,覆土后適當壓緊,澆透水。如天氣少雨干旱,可多澆幾次水,直至發(fā)出新芽為止。
2.定期追肥。每年早春和初冬,結合松土除草,在花墩周圍開環(huán)狀溝,每墩施入土雜肥5千克,復合肥125克,然后覆土。8月份再追一次氮肥,每1/15公頃用尿素15千克,開淺溝撒入株旁,用土覆蓋。夏季雜草較多時,注意清除雜草。
3.整形修剪。冬剪時,在主干上選留粗壯枝條4——5個作主枝,其余縮剪作花枝,注意剪除過密枝、枯老、細弱、病蟲枝,使枝條分布均勻。夏季旺盛生長期,注意摘心或修剪,以控旺促花。
4.病蟲害防治。金銀花蟲害主要有蚜蟲、銀花尺蠖、天牛等,發(fā)生時可用大功臣、艾福丁、敵百蟲等低毒農(nóng)藥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粉銹寧等防治。
5.采收加工。開花時應適時采收,方法是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先外后內、自下而上進行采摘。采收后,要及時加工晾干,采下的鮮花,薄攤在草、竹席或塑料薄膜上晾干,注意不要翻動,以防變色發(fā)黑。條件好的也可采用新型烘干機,效果更好。晾干或烘干后。
重慶農(nóng)之福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6年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