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臺灣金屬工業(yè)展暨金屬材料、精密加工設備展
服務項目 |
金屬線材,鋼鐵制造,冶金設備,壓鑄機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展會類型 |
國外展 |
工藝 |
組裝 |
展會周期 |
一年一次 |
2026年臺灣金屬工業(yè)展暨金屬材料、精密加工設備展
展會概要展會時間:2026年10月14日-16日
展會地點:臺中國際展覽館
組委會:臺灣Kaigo 展覽有限公司
展會周期:一年一屆
展會簡介2025年臺灣金屬工業(yè)展暨金屬材料、精密加工設備展(IMT Taiwan)是由Kaigo組辦的一年一屆的行業(yè)盛會,是臺灣,亞太區(qū)的以鑄造、鍛造、冶金、熱處理、金屬材料及精密加工設備為主題的國際性展會。透過的支持,公協會的緊密合作,以及提供買家參展、媒合、拜會的一站式服務,和舉辦廣受好評的金屬科技產業(yè)趨勢論壇,IMT展會是業(yè)者鏈結世界的商機平臺。印尼金屬加工及機械工業(yè)協會(GAMMA)、印尼鑄造工業(yè)協會(APLINDO)、馬來西亞金機械建材聯合總商會(FMHMBA)、印尼鑄造商協會(HAPLI)、臺灣金屬工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等國際協會為其支持單位。
上屆展會于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成功舉辦,全球超過十個國家及地區(qū)的300余家參展商前往中國臺灣參展,展位數量535個,展出面積達35000平方米。為其三天的展會中,來自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意大利、土耳其、法國、越南、韓國以及阿拉伯等超過75個國家及地區(qū)的27342觀眾齊聚一堂。該展為金屬市場的與會者們提供了展示商品、開發(fā)商機、探索趨勢、前瞻技術、建立人脈的良好機會。展會同期還舉辦了超過35場研討會及論壇。IMT Taiwan 2025將結合產業(yè)趨勢舉辦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學者與會,通過廠商案例分享進行技術交流,完整呈現臺灣金屬產業(yè)面貌,以幫助與會者們了解歐洲、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五金及金屬加工市場趨勢。2025年北京睿翼創(chuàng)欣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被為中國大陸代理,負責該展會在中國區(qū)的推廣與銷售工作。三、市場簡介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臺灣基本金屬制造與金屬制品業(yè)產值突破新臺幣2.8兆元。其中,基本金屬制造業(yè)的產值為新臺幣14914億元,金屬制品產業(yè)的產值為新臺幣13365億元,制造業(yè)排名第四,僅次于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和化學材料。在22646家廠商中,該產業(yè);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區(qū),約有40萬人就業(yè),位列制造業(yè)的第二大,僅次于電子零組件。近年來,全球金屬市場強勁增長。2024年,預計市場規(guī)模將從2023年的41461億美元增至43804億美元,年增長率為5.6%。這一增長受益于建筑業(yè)、制造業(yè)、汽車工業(yè)、需求、采礦等領域的蓬勃發(fā)展。預計到2028年,金屬市場將達到52674.2億美元,年增長率為4.7%。推動因素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循環(huán)經濟和供應鏈彈性等。此外,金屬回收、綠色技術、再生能源技術、智慧制造、工業(yè)4.0及電子商務等趨勢正在加速發(fā)展。臺灣健全的金屬產業(yè)鏈也帶動下游金屬制品、機械設備、汽機車等應用產業(yè)蓬勃發(fā)展。隨著全球經濟快速變化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加劇,金屬產業(yè)供應鏈逐步向東協與新興市場轉移。新技術如智慧制造、3D打印、綠色工廠和循環(huán)經濟等,正在重塑產業(yè)價值鏈。臺灣在金屬材料研發(fā)、制程制造和產業(yè)應用等領域,依然是全球地區(qū)之一,也是許多國際企業(yè)的重要供應鏈合作伙伴,未來將在新一輪經濟變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展品范圍1、冶金:冶金設備;原材料加工;鋼鐵制造;黑色及有色金屬;金屬注射成型;廠房等2、材料科學與工程:貴金屬;輕金屬;有色金屬;鋼鐵;結構鋼;H型鋼;陶瓷;耐火材料;添加劑;評估、檢測及檢驗;機械設備;消耗品等3、熱處理:熔爐;加熱/冷卻系統;控制系統;儲存與轉換系統;機械設備;配件及零部件;加工材料等4、機械零部件:齒輪;聯軸器;緊固件;沖壓件;精密夾具;閥門等5、鑄造及鍛造:原材料加工設備;砂模鑄造;石膏模鑄造;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全模鑄造;性鑄造;壓鑄;半固態(tài)金屬鑄造;離心鑄造;連續(xù)鑄造;澆注機;保溫設備;壓鑄機;擠壓成型;機械設備;鵝頸管等零部件;脫氣設備;通風設備;空氣干燥器;鼓風機;風機;壓縮機;沖天爐;鋼包;除塵器;工業(yè)內窺鏡系統;金屬鑄造模擬軟件;CAD/CAE/CAM等工業(yè)軟件;鍛造產品;鍛造機械;輔助設備等5、金屬加工:金屬加工設備/中心;金屬成型機械;機械臂;金屬薄板制造技術;冷軋金屬;注蠟機;模具;模芯;零組件;焊接;激光超聲技術;焊料;剝離與回收技術;火焰切割工藝;焊接填充材料;潤滑劑;金屬雕刻設備;金屬切割與磨削工具等6、金屬表面處理:去毛刺設備;磨光設備;拋光設備;搪瓷;噴漆;電鍍;聚合物涂層;清漆;亮面漆;浸漬工藝;鍍鋅;塑料涂層;CVD、PVD等薄膜沉積技術;其他涂層工藝;金相研磨與拋光設備;金屬表面拋光設備;氣動工具;電動工具;噴丸;噴丸強化技術;拋丸機;清潔與干燥工藝等7、管線材:管材機械與設備;管材成品、半成品;線材機械及設備;金屬線材與棒材等。
聯系人:劉先生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