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二獸首展覽龍袍玉璽展租賃
服務(wù)項目 |
出租,租賃,展覽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文化十二獸首展覽龍袍玉璽展租賃文化十二獸首展覽龍袍玉璽展租賃十二條龍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位于袞服前胸和后背的龍,是正身的龍,也就是面向外的龍,被稱為“正龍”或者是“坐龍”;側(cè)身的龍叫做“行龍”,行龍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為升龍和降龍。
萬歷皇帝龍袍上龍的數(shù)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創(chuàng)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帶、襪子和絲履構(gòu)成的“燕弁服”上的龍紋呈九九之數(shù):前身一個盤龍團紋,后身兩個盤龍方紋,領(lǐng)子和袖子上的龍紋加在一起是45條,衣襟上的龍紋是36條。另外,在腰間的玉帶上還裝飾著九件刻有龍紋的玉片。
龍袍是古代皇帝參加慶典活動時穿著的禮服。據(jù)《蘇州府志》卷147記載,在明代萬歷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孫隆到蘇州充當稅監(jiān),督造龍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發(fā)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緙絲制成的龍袍。因龍袍上繡紋以龍為主,故此得名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