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紫穗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中文名紫穗槐拼音zǐsuìhuái學名AmorphafruticosaLinn.別稱棉槐、椒條、棉條、穗花槐、紫翠槐、板條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綱原始花被亞綱目薔薇目亞目薔薇亞目科豆科亞科蝶形花亞科族紫穗槐族屬紫穗槐屬種紫穗槐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中國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英文名falseindigobush。
播前用2份開水加1份涼水(水溫約60℃),倒入種子攪拌10-20秒,浸泡1晝夜,然后撈到袋里或筐內(nèi),用清水沖淋1-2次,以去掉鞣質(zhì)。浸泡過的種子放在溫暖處催芽,如氣溫高每天用涼水沖洗1-2次,經(jīng)過2-8天,種子露芽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浸泡1晝夜,用清水沖淋后直接播種。b.碾磨法。把種子倒在磨盤上攤平,厚4-5厘米,進行碾壓,使種皮破裂即可播種。
若紫穗槐種子不足時,可采用插條繁殖,春、秋兩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葉后選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條,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入泥土中并壓實。注意使插條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須先澆水后扦插,插后要保持土壤濕潤。
壓根繁殖的立地條件與扦插繁殖相同,在春季選擇較粗壯根進行壓根育苗。紫穗槐根發(fā)芽力強,遇疏松濕潤、富有腐殖質(zhì)的土壤,便可生根發(fā)芽。因此,只要稍培土促其生根萌芽,即成苗木新株。
間苗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齊苗。苗高5-6厘米時進行次間苗,去劣存優(yōu),并達到均勻分布;當苗高10-1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間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畝育苗8萬株左右。
紫穗槐造林密度應視造林目的和水土條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綠肥、飼料等,可密些;水土條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每畝栽植300-400株;以固沙護土為目的,可密到每畝1000余株。為了提高植樹成活率,促其萌孽,可在根頸以上10-15厘米處截去,這樣枝條發(fā)得多長得快。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