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金銀花盆景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銀花盡管在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樁頭,但符合制作盆景的也不是太多,所以要盡量選擇根系發(fā)達,干形粗壯、蒼勁古樸,具有彎曲變化,樹形矮小緊湊,節(jié)間粗而短密,收縮過渡自然的樹樁。培植金銀花盆景,也可以將節(jié)間短易開花金銀花小苗,植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生長迅速的地方,進行定向培養(yǎng)。達到理想粗度時,即可上盆培植。這樣平時既可觀花采花,又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金銀花樁頭,一舉多得。
金銀花盆景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以秋末冬初栽植好。為了使金銀花盆景生長良好,可將已扦插成活的金銀花,秋末冬初栽植于與樁頭大小適宜的觀賞盆中,再用準備好的肥沃腐殖壤土進行培植,表面鋪植綠苔,隨即澆水以利成活。金銀花盆景因栽培容器所限,經常需要補充水分和養(yǎng)分。特別在生長季節(jié),施肥要以磷鉀肥為主,每周施一次腐熟餅肥,促進枝蔓粗壯,為翌年生長打下良好基礎。
金銀花盆景在栽培過程中,基本上無病蟲害,少數植株發(fā)生褐斑病、白粉病病,主要防治方法:經常撿除枯枝落葉;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用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或用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噴灑防治。蟲害有食嫩葉子的尺蠖、芽蟲,蛀食枝蔓的咖啡虎天牛等,常用0.1%的殺螟松或95%晶體敵百蟲800一1000倍液噴殺。如果盆數不多,好是人工捕殺,簡單易行,經濟實用又。
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長 (2~) 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長于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種植條件:抗零下30°C低溫,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動微弱,生長緩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長快,20°C左右花蕾生長發(fā)育快。 適應性強。山區(qū)、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長。北起東三省,南到廣東、海南島,東從山東,西到喜馬拉雅山均有分布。故農諺講:“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
采收的花蕾,若采用晾曬金銀花,以在水泥石曬場曬花佳,要及時將采收的金銀花攤在場地,曬花層要薄,厚度2—3cm,曬時中途不可翻動,在未干時翻動,會造成花蕾發(fā)黑,影響商品花的價格,以曝曬干制的花蕾,商品價值優(yōu)。曬干的花,其手感以輕捏會碎為準。晴好的天氣兩天即可曬好,當天未曬干的花,晚間應蓋或架起,翌日再曬。采花后如遇陰雨,可把花筐放入室內,或在席上攤晾,此法處理的金銀花同樣色好、質佳。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