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翅果油苗,翅果油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翅果油樹是生長在200萬年以前的古生植物,幾乎與恐龍同時期,翅果油樹的生命力非常頑強,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翅果油樹的樹葉可以炒制成翅果茶,而果實可以壓榨成翅果油,有非常高的經(jīng)濟價值
翅果油樹(拉丁學名:Elaeagnusmollis Diels.),俗稱澤錄旦、車勾子、層壺子、毛褶子等,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直立灌木或小喬木。
【分布地】翅果油樹分布僅僅存于中國山西呂梁山和陜西勞峪山一帶,生于海拔700-1300米的陽坡和半陰坡的山溝谷地和潮濕地區(qū),以山西鄉(xiāng)寧縣為集中。
經(jīng)植物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翅果油樹是古老孑遺植物,起源于古老的第三紀,距今已有200萬年,和銀杏樹一樣,是中國特有的樹種,是與恐龍同齡的植物活化石之一,歷經(jīng)第四世紀冰川作用后殘存下來的古生物植物,數(shù)量非常。
直到1899年,法國人格德(Girald)在中國境內(nèi)縱深穿越,在陜西戶縣勞峪山發(fā)現(xiàn)這種非常奇特的植物種群。1905年,德國植物學家迪爾斯(Diels)為其確定植物拉丁學名Elaeagnus mollis diels。1966年,我國植物學者李大章教授和鄭萬均教授鑒定后,這種果樹有了自己的中文學名——翅果油樹。
翅果油樹由于分布地狹窄,種群數(shù)量,零星分布,并且果實結(jié)果率低,結(jié)構(gòu)特殊不利于萌芽,再加上人為砍伐,使得翅果油樹面臨瀕危境地,因而在1999年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植物(批)》中,保護級別為國家Ⅱ級保護;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評定級別為瀕危(EN)。
山西利茂苗木種植有限公司 14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