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綠瑞,沙棗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沙棗又名銀柳、銀柳胡頹子、桂香柳、香柳。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10m。枝干受傷后流出透明褐色膠汁。常具亮棕紅色硬刺,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栗褐色,光滑;皮孔明顯,點狀橫裂。
單葉互生,薄紙質(zhì);葉柄長0.5-1c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幼時被具銀白色鱗片,后部分脫落,下面銀白色,有光澤,密被白色鱗片;側(cè)脈不明顯。
東方沙棗與正種的區(qū)別在于:本變種花枝下部的葉片闊橢圓形,寬1.8-3.2cm,上部的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兩端鈍;花盤無毛或有時微被小柔毛;果實大,闊橢圓形,長1.5-2.5cm,栗紅色或黃色。
尖果沙棗又名黃果沙棗。本種與前兩種的區(qū)別在于:葉片窄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枝具明顯的棘針;花盤先端有毛,萼筒漏斗形或鐘形;果實較小,長5-10mm,乳黃色或橙黃色?;ㄆ?-6月,果期9-10月。
沙棗:果實矩圓形或近球形,長1-2.5cm,直徑0.7-1.5cm。表面黃色、黃棕色或紅棕色,具光澤,被稀疏銀白色鱗毛。一端具果柄或果柄痕,另端略凹陷,兩端各有放射狀短溝紋8條,密被鱗毛。
沙棗生于沙漠地區(qū),耐旱、耐寒,并在沙地、鹽漬化土地和村邊、田邊廣泛栽培。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遼寧等地。東方沙棗生境同沙棗。分布于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尖果沙棗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灘或沙丘的低洼潮濕地區(qū)和田邊、路邊,或栽培。分布于內(nèi)蒙古西部、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東方沙棗:果實寬橢圓形,較沙棗大。尖果沙棗:果實卵圓形或近圓形,較小,1-1.3cm,表面乳黃色或橙黃色。
臨澤縣綠瑞林場是一家以沙旱生林木種苗生產(chǎn)、銷售為一體的個體經(jīng)營單位,所經(jīng)營的種子從采收-晾曬-加工-包裝-貯藏-運輸均由林場負責組織勞動力,真正實現(xiàn)了林場--用種者的無中介模式,種子價格在同行優(yōu),從而大限度讓利于用種單位和個人。我們以誠信為本,以顧客滿意為標準,竭誠為您服務(wù),熱忱歡迎您的光臨。
沙棗,中藥名。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L.、東方沙棗ElaeagnumangustifoliaL.var.orientalis(L.)Kuntze[E.orientalisL.]和尖果沙棗ElaeagnumoxycarpaSchlecht.的成熟果實。沙棗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遼寧等地;東方沙棗分布于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尖果沙棗分布于內(nèi)蒙古西部、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具有養(yǎng)肝益腎,健脾調(diào)經(jīng)之功效。常用于肝虛目眩,腎虛腰痛,脾虛腹瀉,消化不良,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