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2公分烏桕樹,烏桕樹多少錢,木子樹,4公分烏桕樹,地徑3公分烏桕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烏桕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jīng)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烏桕是典型的陽性樹種,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紅壤、黃壤、黃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類,從沙到粘不同質(zhì)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堿性的土壤,均能生長,是抗鹽性強的喬木樹種之一。烏桕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濕度,且能耐短期積水。同時有一定的抗風性和褶燕地較耐干旱瘠薄。此外,烏桕對有毒氟化氫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烏桕以根皮、樹皮、葉入藥。根皮及樹皮四季可采,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殺蟲,,,通便。用于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傷;外用治疔瘡,雞眼,乳腺炎,跌打損傷,濕疹,皮炎。
烏桕具有經(jīng)濟和園藝價值,種子外被之蠟質(zhì)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蠟紙、蠟燭等;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種皮為制蠟燭和肥皂的原料,經(jīng)濟價值。其木也是優(yōu)良木材。烏桕具有的觀賞價值。
物種起源
我國有關(guān)烏桕栽培利用的記載,早見于1400多年前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shù)》。四川種主產(chǎn)地縣志,在18世紀末始有敘述。19世紀中頁,省內(nèi)栽培已較普遍。到20世紀30年代開始由渝、萬等地國外。但因交通閉塞,產(chǎn)品銷售困難,到1949年,全省僅有桕樹2000萬株,年產(chǎn)桕籽約1萬t。1950年后經(jīng)恢復和發(fā)展,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產(chǎn)桕籽2.2萬t,創(chuàng)歷史高水平。此后產(chǎn)量有所下降,80年代又恢復到年產(chǎn)2.1萬t水平。
病蟲防治
據(jù)森林病蟲害普查資料,四川烏桕樹上已發(fā)現(xiàn)的病害有輪斑病、褐斑病、卷葉病等;蟲害有烏桕毒蛾、黃刺蛾、綠尾大蠶蛾及有腳金龜甲等。全省桕林總被害面積約53ha。其中以烏桕毒蛾和金龜子危害較為普遍。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月待種子充分成熟,果殼已開裂時,從壯年樹上采種,種子要經(jīng)脫蠟處理,可用60-80℃的熱水浸泡,不停地攪拌種子使除去蠟皮;或用30-40℃溫水浸種24h,使蠟皮軟化,再搓或搗去蠟皮,淘洗干凈。播種前種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350-400kg噴拌。2-3月按行距30cm開溝,溝深1.5cm,將種子播入,覆土,4月中旬出苗,進行松土除草,5月追施硫酸銨或人糞尿。第2年按行株距(3-5)m×(3-5)m定植。嫁接繁殖:選優(yōu)良品種一年生的枝條做接穗,或采種時枝條連同果穗一起剪下,用濕砂貯藏,作接穗用。嫁接方法可芽接或穗枝接法。
木子樹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工業(yè)油料樹種。種子外被之蠟質(zhì)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蠟紙、蠟燭等;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此外木材白色,堅硬,不翹不裂,紋理細致,可作車輛、家具和雕刻等用材。葉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傷。白色之蠟質(zhì)層(假種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蠟燭;種子油適于涂料,可涂油紙、油傘等。
本場位于江西省九江縣馬回嶺鎮(zhèn),座落在美麗的廬山南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 主要產(chǎn)品有:馬尾松、濕地松、黑松、金錢松、羅漢松、白皮松、雪松、紅豆杉、池杉、水杉、杉木、日本冷杉、柳杉、山桐子、欒樹、喜樹、櫸樹、檫樹、樸樹、蘭果樹、連香木、燈臺樹、馬褂木、重陽木、鹽膚木、黃連木、紅花繼木、江南榿木、無患子、深山含笑、樂昌含笑、醉香含笑、金葉含笑、海桐、泡桐、竹柏、小葉雞爪槭、紅翅槭、紅楓、青楓、三角楓、元寶楓、紅葉石楠、木荷、紅果冬青等。 多年來承蒙各界朋友的厚愛,產(chǎn)品各個省市。我們的苗木價格優(yōu)惠,品種,確實是各界園林綠化同仁的**之地。我們以“誠信服務,品質(zhì)**”為宗旨,提供的綠化苗木,熱忱歡迎各位新老朋友前來實地考察,洽談合作! 今年下半年出售:無患子小苗200萬株、烏桕小苗100萬株、楓香小苗200萬株、雞爪槭小苗100萬株、杜英小苗50萬株、木荷小苗50萬株,還有其他綠化小苗等造林苗可供。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