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國槐廠家價格,天水國槐,國槐基地供應,國槐樹苗價格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形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國槐樹在中國廣為栽植,全國各地都有大槐樹,為的是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史載,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由于當時河北人口,所以從人口較多的山西,外遷的在洪洞集結,留戀故土的們,多采集大槐樹的種子、枝條,將它種植到新家。因此直到現(xiàn)在,在河南河北、山東、東北各地,這一民諺仍然家喻戶曉:“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崇禎皇帝在北京景山上上吊的也是一棵槐樹。邱縣劉云固村的一株古槐樹齡在1600年以上,歷經(jīng)14個朝代,如今依然枝繁葉茂。
國槐樹木質堅硬,有彈性,以前是制造畜拉大車的主要木材,也可用來造船?;睒錁潴w高大、樹陰濃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綠化、觀賞樹種之一,是很好的行道樹。很多城市將其作為市樹,如山東的淄博市和泰安市。槐樹除用作觀賞,用材等外,也可充用飼料,主要食其嫩枝葉。我國每個省(區(qū))的城鎮(zhèn)幾乎都有槐樹(包括它的變種龍爪槐)栽植,是一個很廣闊的飼料資源,對畜牧業(yè)的飼料平衡起著重要的調劑作用。嫩枝葉是綿羊的好飼料,其他牲畜也吃;槐籽的油粕可以充作精飼料,喂豬尤佳,風干后的嫩枝葉也可飼川。
國槐為深根性喜陽光樹種,適宜于濕潤肥沃的土壤。原產(chǎn)我國及。我國南北廣為栽培,尤以華北及黃土高原生長繁茂;越南、日本,也有栽培。在不少國家都有,尤其在;原來在中國北部較為集中,北自遼寧,南至廣東,臺灣,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四川、云南。常見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帶均能生長。
槐樹中常見的有國槐和洋槐,其中洋槐又叫刺槐。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它們的果實來進行區(qū)分,國槐的果實為念珠狀,而洋槐的果實為莢果。
國槐發(fā)枝率低,樹干中下部無側枝,樹干緩慢,且這些樹大都木質堅硬但木質化進程緩慢,使得幼苗樹干細軟,因苗木上部含水量高,葉片密集,在第二次生長時易萌發(fā)分枝,造成頭重腳輕,經(jīng)風雨日曬,苗木自然彎曲。另外由于害蟲咬食幼尖造成大量萌生枝而形成無頭苗木。
國槐樹的圓錐花序頂生,常呈金字塔形,長達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葉;花萼淺鐘狀,長約4毫米,萼齒5,近等大,圓形或鈍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花冠白色或淡,旗瓣近圓形,長和寬約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脈紋,先端微缺,基部淺心形,翼瓣卵狀長圓形,長10毫米,寬4毫米,先端,基部斜戟形,無皺褶,龍骨瓣闊卵狀長圓形,與翼瓣等長,寬達6毫米;雄蕊近分離,宿存;子房近。
國槐樹的羽狀復葉長達25厘米;葉軸初被疏柔毛,旋即脫凈;葉柄基部膨大,包裹著芽;托葉形狀多變,有時呈卵形,葉狀,有時線形或鉆狀,早落;小葉4-7對,對生或近互生,紙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變;小托葉2枚,鉆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