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藥用黃連苗,黃連苗種植技術,黃連苗,藥用黃連苗種植技術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黃連苗種植技術
名貴中藥材之黃連的價值和種植技術
黃連清熱燥濕,去火,用于心火上炎,牙齦腫痛等。黃連是常用大宗中藥材當中的。因為其特的功效與成分,在中藥材當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黃連或栽培于海拔800-2500米的山區(qū)涼濕蔭蔽密林中。其道入口極苦,俗話說得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是說的黃連有多苦。
黃連的人工種植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種植面積相當少,還有很大缺口是資源。導致黃連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
隨后黃連的價格一路暴漲。四川綿陽珍惜種中藥材種苗黃連種植基地為你提供雞爪黃連種子、石柱黃連苗、川黃連種苗、黃連小苗等。
1.種植黃連能不能賺錢黃連都適合哪些地方種植
今日黃連的價格在110至140元一公斤之間,按照一般黃連每畝地產(chǎn)300公斤來算,種植黃連一畝地有三至四萬元的收益。黃連生長期為四年平均每年有一萬元的收入,拋開肥料工錢每畝地有7000元。對于山區(qū)土地面積大的種植戶來說種植黃連前景還是挺不錯的。黃連適合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區(qū)腐殖土生長,海拔過低需要蓋遮陽網(wǎng),這樣就不劃算了。
2.黃連種植技術
選擇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力強、通透性能良好的油竹雜木林地,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地勢以早晚有斜光照射不超過30度的緩坡地為宜。忌連作。
黃連的種植需選種、育苗、移栽等過程。一般育苗2年后移栽,春、夏、秋季均可移栽,栽后前3年,應及時補苗、除草。移栽3~4年的黃連,每年除草3或4次。從第2年起,除留種植株外,均應及時摘除花苔。在種植栽培過程中,要根據(jù)種植年限和植物的生長要求,調(diào)整蔭棚的郁蔽度。
栽種
栽種時期
每年有3個時期可以栽種:時期在2~3月雪化后,黃連新葉未長出前,栽后成活率高,移栽后不久即發(fā)新葉,長新根,生長良好,入伏后,死苗少,是比較好的栽連時間,群眾稱為“栽老葉子”。第二個時期是在5~6月,此時新葉已經(jīng)長成,秧苗較大,栽后成活率高,生長亦好,群眾稱為“栽登苗”。但不宜遲過7月,因7月氣溫高,栽后死苗多,脫窩嚴重,生長亦差。第三個時期在9~10月,栽后不久即進入霜期,扎根未穩(wěn),就遇冬春冰凍,易受冰凍拔苗,成活率低,在低暖無冰凍地區(qū),才在此時栽種。
準備秧苗
栽前從苗床中拔取粗壯的秧苗。拔苗時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苗子的小根莖拔起,抖去泥土,放入左手中,根莖放在拇指一面,秧頭放整齊,須根理順,不可彎曲,100株捆成一把。拔苗時須根多已受損,失去生機,栽后須重生新根,故栽前在距頭部1厘米處,剪去過長的須根。如果采用“通桿法”移栽,須根應留長一些,約1.2~2厘米。剪須根后,用水把秧苗根上的泥土淘洗干凈,栽時操作方便,根莖易與土壤接觸誘發(fā)新根,同時秧苗吸收了水分,栽時秧苗新鮮,栽后容易成活。通常上午扯秧子,下午栽種,當天栽完;如未栽完,應攤放在陰濕處,第二天栽前仍須用水浸濕后再栽。用鉬酸銨1~2∶500千克的水溶液浸根2小時,能促進幼苗發(fā)根,加速長勢;用高錳酸鉀0.5~1∶500千克水溶液浸根2小時,也有加速發(fā)根和生長的作用。
栽種方法
秧苗須在陰天或晴天栽種,不可在雨天進行,因為雨天會踩緊畦面,使秧苗糊上泥漿,不易成活。栽種方法有3種:一是栽背刀,用具為木柄心形小鐵鏟。栽時右手握鏟,并用大、食、中指兼拿秧苗一把,左手從右手中取1株秧苗,用大、食、中指拿住苗子的上部,隨即將鐵鏟垂直插入土中,深4~6厘米,并向胸前平拉2~3厘米,使成一小穴,把秧苗端正地插入穴中,立刻取出小鏟,推土向前掩好穴口,用鏟背壓緊秧苗。由上至下,邊栽邊退,并隨之弄松畦土,弄平腳印。栽苗不宜過淺,一般適齡苗應使葉片以下完全入土,深不超過6厘米,方易成活,行株距通常為10厘米,正方形栽植,每畝可栽5.5~6萬株。二是栽殺刀,即用鐵鏟壓住秧苗須根直插入土。這種栽法栽得快,但成活率不及栽背刀高,一般少采用。三是栽通桿,栽時一手拿秧苗,另一手食指壓住根莖,插入土中,食指稍加旋轉,抽出手指,隨即推土掩蓋指孔。此法栽苗較快,成活率也高。
3.黃連種子哪里有哪里能買到黃連苗多少錢一株
四川綿陽市是川西北的黃連種植基地之一,常年為你提供黃連種子、黃連苗、成品黃連。2019年的黃連種子每斤60元左右,黃連小苗批發(fā)價0.1元一株。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