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泰山奶奶神像,泰山老母神像,泰山老母佛像,送子娘娘神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chǎn)地 |
河南 |
包裝 |
木盒包裝 |
尺寸 |
3厘米~6厘米 |
加印LOGO |
可以 |
適用場所 |
家居 |
送禮對象 |
其它 |
制作工藝 |
雕刻 |
碧霞元君是以中國大陸華北地區(qū)為中心的山神信仰,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其道場是在中國五岳之尊的東岳泰山,位于山東省的泰安市。碧霞元君的影響力由山東省泰安市傳播開來,歷經(jīng)上千年,特別是在明清時期以后,對于中國北方地區(qū)文化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jīng)稱為“天仙玉女碧霞護(hù)世弘濟(jì)真人”。因坐鎮(zhèn)泰山,尊稱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萬山奶奶等。道教認(rèn)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yīng)九州”“統(tǒng)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國歷史上影響大的女神之一。
中國民間的“北元君 南媽祖”的說法,指得是泰山奶奶和媽祖娘娘之間,雖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別,但同樣都普度眾生、舍己為人,成為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于世的保護(hù)女神。中國南方部分地區(qū)也稱其為“送子觀音”。“碧霞”意指東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則帶有濃重的道教色彩,是對道教女神的尊稱。
碧霞元君(6)碧霞元君,全稱“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至于碧霞元君的來歷,一說為黃帝所遣之玉女。據(jù)《玉女考》和《瑤池記》記載:“黃帝建岱岳觀時,曾經(jīng)預(yù)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一說為華山玉女。但一般作為泰山女神,為泰山神之女。據(jù)明王之綱《玉女傳》稱:“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p>
一說為漢代民女石玉葉,憑靈泰岱。據(jù)《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洞即石屋處也。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梢姖h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人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于泰山岳頂玉女池內(nèi)。[1]
在中國的北方地區(qū),民眾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極盛,信徒以之為奉神,禱之即應(yīng)。在中國民間廣為流行宣揚(yáng)敘述泰山娘娘靈跡的《泰山娘娘寶卷》,道教也奉為教門經(jīng)籍,納入道書之列。碧霞元君的稱號,也并非泰山娘娘的,南方的天妃順懿夫人也有此號,《封神演義》又說余化龍為主痘碧霞元君。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為泰山娘娘所專有。[1]
鄧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廠 11年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