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安徽巢湖金葉榆,金葉榆,巢湖金葉榆,金葉榆產(chǎn)地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金葉榆球根據(jù)嫁接點的高度分為:地接金葉榆球和定干金葉榆球兩種,高度的不同只是為了景觀應用,總的來說都是把頭部(冠型)修剪成球狀,是彩葉樹種推出的一種灌木造型。 榆樹嫁接金葉榆(金的葉子)后,培育成一定高的干,頭部修成球狀,是一種新型的中型灌木彩葉造型?;蛘呃么笥軜渲苯蛹藿?,培育成球狀。是很有市場發(fā)展?jié)摿Φ男聵浞N。以培育喬木狀金葉榆為目的。嫁接時間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發(fā)芽前樹液將開始流動時為適宜。選取胸徑3厘米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剛開春后選用中華金葉榆當年生健壯枝條做接穗,剪取枝條中段長6~8厘米,放進90~95℃的溶蠟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層薄蠟,并裝進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嫁接方法如下。劈接:在砧木2米左右處鋸斷,削平茬口,在斷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直劈一刀,深度2.5厘米左右,在接穗下端一個芽的兩側各削一刀長2.5厘米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邊稍厚,另一邊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開,將接穗厚邊向外慢慢插入劈口內(nèi),使砧木劈口外側形成層與接穗外側形成層準確對接,并讓砧木緊緊接穗,一般可同時插兩根接穗,較粗的砧木可劈“+”形插4根接穗,然后用15~20厘米長的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
施肥:壯苗期管理階段,白榆主要施用尿素,每畝用量在15公斤左右,在嫁接前施肥兩次,時間間隔為2個月。施肥多數(shù)選在雨后,將尿素均勻撒在苗的根部,由于剛剛下過雨,土壤比較濕潤,尿素會自動溶解。也可以在晴天進行施肥,但施肥后,一定要澆水促使尿素溶解,否則,就會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澆水:壯苗期的白榆也要經(jīng)常澆水,方法與幼苗期相同,只是澆水的次數(shù),減少到每隔5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病蟲害防治:壯苗期的白榆,病蟲害較少,主要的蟲害是飛虱。飛虱主要吸取白榆葉片的養(yǎng)分,在葉片上留下一塊塊白色的斑點,不僅抑制了白榆苗的生長,嚴重時可以導致。通常的方法為,用4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連噴3次,時間間隔為2天,效果比較好。當白榆苗高生長一年后,直徑達到1厘米左右時,就可以進行嫁接了。
白榆通常采用種子繁殖,理想的播種時間是4月初。在播種之前,要進行選地和整地。 選地和整地:白榆對土地沒有要求,沙壤土或鈣質(zhì)土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足夠白榆扎根的土壤層。選好種植地后,就要整地。先用拖拉機深翻土地15-20厘米,這是使土壤層松動,便于白榆苗扎根和生長。然后施底肥,底肥一般使用復合肥,用量為每畝20公斤左右,肥料要均勻撒在地里。再以行距60厘米起壟,行距的控制主要是看犁距,將犁距調(diào)節(jié)成60厘米,行距也就是60厘米了。整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播種了。
中華金葉榆生長迅速,枝條密集,耐強度修剪,造型豐富。既可培育為喬木,做為園林風景樹,又可培育成灌木及高樁金球,廣泛應用于綠籬、色帶、拼圖、造型。中華金葉榆根系發(fā)達,耐貧瘠,水土保持能力強,除用于城市綠化外,還可大量應用于山體景觀生態(tài)綠化中,營造景觀生態(tài)林和水土保持林。
用盆選擇:可選用宜興紫砂盆或淺色釉陶盆。盆的外形、大小可根據(jù)樁體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則上懸崖式宜用方形或圓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叢林式等,宜用圓形、卵形、長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金葉榆喜肥饒的沙質(zhì)壤土,盆栽用土以肥饒松散,通氣透水性好的沙壤土為佳,亦可用爐渣40%、腐質(zhì)土或菜園土40%、河沙20%混合配置。
金葉榆盆景枝葉茂密,四季常青,不僅是室內(nèi)良好的裝飾植物,而且對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具有吸除毒氣、凈化空氣的本領,是名副實在的室內(nèi)“常綠凈化器”,但如長期放在室內(nèi)不見陽光會影響其正常生長,新發(fā)枝條瘦弱,還易滋生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