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可達14米,胸徑約31厘米,樹皮灰色。當年生枝紫綠色,光滑,無毛。葉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7厘米,先端寬圓,有短急尖,基部闊楔形,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側(cè)脈每邊6-8條;葉柄長1-2厘米,托葉痕為葉柄長的1/6-1/5。
花先葉開放,花蕾密被灰黃色絹毛,生于枝頂,每花蕾包2-3花,形成聚傘花序,花杯狀,芳香;花被片白色,外面基部淡紅色,12-14(15)片,狹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6-6.8厘米,寬1.1-2.3厘米;雄蕊長1.1-1.6厘米,花藥長7-8毫米,側(cè)向開裂,花絲紫紅色,長約4毫米,藥隔伸出成短鈍尖;雌蕊群綠色,圓柱形,長1.8-3厘米。聚合果圓柱形,長4-9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發(fā)育而彎曲;蓇葖灰褐色,扁圓形,徑7-15毫米,熟時背縫線開裂成兩瓣,背面有瘤點狀突起?;ㄆ?月,果期8-9月。
多花木蘭是種很常用的綠化植物,它的固土效果非常好,被大量用于護坡建設中,并且這種植物的綠化觀賞效果很好,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重要作用。再加上多花木蘭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可以做牧草或蜜源植物,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效益頗為可觀。
利用價值
多花木蘭是亞熱帶山區(qū)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樹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的植株,8月上中旬開花,花期約為兩個月。二年生以上的植株,5月上旬至9月下旬為開花期,花期長達5個月之久?;看螅壹t色,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庭園綠化植物。多花木蘭為青料與精料兼用的豆科牧草。5月中旬測定,每畝可食嫩枝葉產(chǎn)量為1250 公斤,8月下旬可達2000 至2500 公斤。冬季豆莢累累,畝產(chǎn)籽實150公斤左右。枝葉含粗蛋白占干物質(zhì)的21%,為胡枝子的1.54 倍,與紫云英盛花期的含量相近。種子粗蛋白含量29.53%,是一種精料,適口性好,牛、羊、兔喜食其嫩葉、花及果實,作為青飼料雞和豬也愛吃。成熟的豆莢,羊愛啃食,是牛、羊在冬季保膘育肥的精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