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亭子的風格,可分為歐式石雕亭子和中式石雕亭子。歐式石亭子的主要特點是簡潔、大氣,不笨重,線條簡單,但大氣而壯觀。其中較為精美的歐式展館是帶有西方人物雕塑的立柱,頂部采用鐵網鏤空設計。中式亭臺樓閣更具有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色,尤其是波紋屋頂造型的石亭。
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變進步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著重于創(chuàng)造。例如,在中國古典石雕亭子的梁架上,以卡普隆陽光板作頂代替?zhèn)鹘y(tǒng)的瓦,古中有今,洋為我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四片實墻,邊框采用中國古典石雕亭子的外輪廓,組成虛擬的亭,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用懸索、布幕、玻璃、陽光板等,層出不窮。只有深入考慮這些關節(jié),才能標新立異,不落俗套。
石雕亭子的平面布置,一種是一個出入口,終點式的;還有一種是兩個出入口,穿過式的。視亭大小而采亭子用石雕亭子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內外空間相互滲透,立面顯得開暢通透。個別有四面裝門窗的,如蘇州拙政園的塔影亭,這說明其功能已逐漸向實用方面轉化。
石雕亭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建造歷史,是我國園林建造中經常使用的小型建筑物,在我國園林建造史上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時至今日,石雕亭子還在我國園林建設中經常應用。石亭子建設作為我國古代和現(xiàn)代園林建造的重要建筑物之一,既可以為人們提供日常游玩的休憩場所,也為園林的整體布局起到串景點綴的審美作用。
園中設亭,關鍵在位置。如上所說,亭是園中“點睛”之物,所以多設在視線交接處。如蘇州網師園,從射鴨廊入園,隔池就是“月到風來亭”,形成構圖中心。又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
石雕涼亭是指用石頭加工而成的石材涼亭,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石雕涼亭一般為開敞性結構,沒有圍墻,頂部可分為六角、八角、圓形等多種形狀。其材質多選用青石、花崗巖等。園中設亭,關鍵在位置。如上所說,亭是園中“點睛”之物,所以多設在視線交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