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分階段電沉積實驗展示了動態(tài)的硅通孔
(TSV) 填充過程。通過控制外加電流密度,可以獲得對應于
TSV填充結果的不同形貌。具體來說,低電流密度 (4 mA/
cm 2 ) 會導致接縫缺陷填充,中等電流密度 (7 mA/cm 2 ) 會導
致?缺陷填充,??電流密度 (10 mA/cm 2 )) 導致空洞缺陷填
充。填充系數分析表明,電流密度對TSV填充模型的影響是
由添加劑和銅離?的消耗和擴散的耦合效應觸發(fā)的。此外,
鍍層的形態(tài)演變表明局部沉積速率受鍍層?何特征的影響。
硅通孔 (TSV) 是?種很有前途的三維 (3D) 封裝技術,具有
?性能、減小封裝體積、低功耗和多功能等優(yōu)點。在 TSV ?
藝中,通常使用銅電化學沉積 (ECD) 進?的通孔填充步驟占
總成本的近 40% 。作為 TSV 的核?和關鍵技術,以小化?
藝時間和成本的?缺陷填充備受關注。
目
電沉積程序
預處理后,在不同的電流密度(4 mA/cm 2、5 mA/cm 2、7
mA/cm 2、10 mA/cm 2和15 mA/cm 2 )下進?電化學沉積
(ECD)?藝) 在的時間段內。低電流密度條件(4 mA/cm 2)
和中等電流密度條件(7 mA/cm 2 )的電沉積間隔分別為30
min和10 min。
TSV制程關鍵?藝設備
TSV制作?藝包括以下?步:通孔制作;絕緣層、阻擋層和種?層的 沉積;銅填充;
通過化學機械拋光去除多余的?屬;晶圓減薄;晶圓鍵合 等。 每?步?藝都有相
當的技術難度,在通孔制作步驟,保持孔的形狀和控制 ?度非常重要,通過
Bosch?藝來實現(xiàn)深孔刻蝕;在沉積絕緣層、阻擋層 和種?層時,需要考慮各層
的均勻性和粘附性;銅填充時避免空洞等 缺陷,這樣填充的銅可以在疊層
器件較?的溫度下保持正常的電性能;? 旦完成了銅填充,則需要對晶圓進?
減薄;后是進?晶圓鍵合。
電鍍銅填充設備
很多成本模型顯示,TSV填充?藝是整個?藝流程中昂貴的步驟之?。 TSV
的主要成品率損耗之?是未填滿的空洞。電鍍銅?藝作為合適的硅 通孔填充
技術受到業(yè)內的普遍關注,其關鍵技術在于TSV?深寬比(通常 ?于10:1)通孔的
全填充電鍍技術。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011年,瑞?的微納系統(tǒng)研究部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基于TSV技術圓片級 真空
封裝?案。該?案由TSV封帽與器件層兩部分構成,TSV封帽垂直導 通柱是填
充在硅通孔中的銅柱。器件層上制作有?錫電極與銅柱相連,從 ?把電信號從
空腔內部的引到空腔外部,后通過硅-硅直接鍵合實現(xiàn)密 封。該?案?密性
很好,但是TSV封帽制作?藝復雜,熱應??(銅柱與 硅熱失配?),且硅硅鍵
合對鍵合表面要求質量很?,?般加?過的硅片 很難達到此要求。
嵌?式玻璃扇出與集成天線封裝
玻璃通孔還可以在玻璃上制作空腔,進?為芯片的封裝提供?種嵌? 式玻璃扇
出(eGFO)的新?案。2017年喬治亞理?率先實現(xiàn)了用于?I/O 密度和?頻多芯
片集成的玻璃面板扇出封裝。該技術在70um厚、?小為 300mm*300mm的玻璃
面板上完成了26個芯片的扇出封裝,并有效的控 制芯片的偏移和翹曲。2020年
云天半導體采用嵌?式玻璃扇出技術開了 77GHz汽?雷達芯片的封裝,并在此
基礎上提出了?種?性能的天線封裝 (AiP)?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