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5-10米;樹皮暗灰色,片狀剝落。葉倒卵狀三角形、三角形或橢圓形,長6—10厘米,寬3—5厘米,通常3裂,裂片三角形,近于等大而呈三叉狀,短漸尖,全緣或略有淺齒,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有白粉,初有細柔毛,后變無毛。傘房花序頂生,有柔毛;花黃綠色,發(fā)葉后開花;子房密生柔毛。翅果棕黃色,兩翅呈鐮刀狀,中部寬,基部縮窄兩翅開展成銳角,小堅果突起,有脈紋?;ㄆ?-5月,果熟期9-10月。
三角槭,別名: 三角楓,拉丁文名:Acer buergerianum Miq. 無患子目、 槭樹科、 槭屬落葉喬木,樹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鋸齒。果核凸出,果翅展開成銳角。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較耐水濕,耐修剪。秋葉暗紅色或橙色。產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黃河流域有栽培。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護岸樹種。也可栽作綠籬。
生長習性
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闊葉林中。弱陽性樹種,稍耐蔭。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及中性至酸性土壤。耐寒,較耐水濕,萌芽力強,耐修剪。樹系發(fā)達,根蘗性強。
分布范圍
產中國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和廣東等省。日本也有分布。
產地分布:為中國原產樹種,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闊葉林中,久經栽培,華北地區(qū)以山東、河南、河北較多,華中、西南地區(qū)也有分布。
生態(tài)習性:弱陽性,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酸性、中性土壤,為暖帶樹種,喜光也耐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較耐水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從上面可以看出三者都是槭樹科落葉喬木,這是共同點。
不同點在以下兩個方面:樹枝:三角楓的樹枝高達5-10米,樹皮暗灰色;紅楓樹枝高2—4米,枝條多細長光滑,偏紫紅色:雞爪槭樹皮深灰色,小枝細瘦,年輕的樹枝為淡紫綠色,年長的為淡灰紫色。
三角楓的綠化作用很高,抗二氧化硫、氟化氫,它在園林綠化上應用廣泛,有很好的綠蔭效果,對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常作為南方城市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種植。綠化中栽植三角楓是將其樹苗移栽種植,三角楓的移栽成活率還是比較高的,不過也要注意移栽的時間。正常來講,在氣候相對溫和的季節(jié)移栽三角楓,苗子的成活率會高一些,后續(xù)經過養(yǎng)護,三角楓樹的抗性會更強,長勢越來越好。
三角楓什么時候移栽及移栽注意事項
1、起苗
取苗天的夜里,要充分澆透三角楓根部的土壤,這樣起苗后根部土壤不易脫落,帶土球移栽的樹苗,萌芽力強,生根快,管理比較簡單,不管在哪里栽植,成活率都會比較高的。
2、移栽
土球包扎好的樹苗,要小心搬運和運輸,到達目的地之后及時栽種,種植穴大小比土球略大,直徑大約2倍左右。栽培好及時給三角楓遮上防曬透光網,以免因暴曬脫水。
3、養(yǎng)護
三角楓移植易活,大小苗均不需帶土球移植,幼苗養(yǎng)護注意保護優(yōu)勢,等樹苗長到一定高度,就可以截桿培養(yǎng)樹冠了。大樹生長期修剪競爭枝、交叉枝、重疊枝,保持好看的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