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榆對氮肥和磷肥都是比較敏感的,其主要是以氮肥為主,磷肥為輔進行施肥,施肥期間還需進行適量的灌溉,金葉榆對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需要經(jīng)常澆灌,幼苗期時,可采用噴灌的方法,每隔兩天就需對幼苗進行噴灌,當金葉榆成長到壯苗期時,澆水次數(shù)要減少,每隔五天對金葉榆進行一次澆水。
金葉榆生長迅速,枝條密集,耐強度修剪,造型豐富。既可培育為黃色喬木,做為園林風景樹,又可培育成黃色灌木及高樁金球,廣泛應用于綠籬、色帶、拼圖、造型。金葉榆根系發(fā)達,耐貧瘠,水土保持能力強,除用于城市綠化外,還可大量應用于山體景觀生態(tài)綠化中,營造景觀生態(tài)林和水土保持林。
金葉榆的耐旱性較強,田間管理較其他樹種簡單。苗木從繁育到出圃,每間隔1個月左右結合澆水施肥2~3次。培育金葉榆大苗時采用胸徑3~4cm的白榆大苗為砧木進行高接,若培育金葉榆幼苗可在一至二年生白榆實生苗上嫁接。嫁接的時間一般為3月,在砧木苗還沒有開始發(fā)芽,且樹液即將開始流動時進行嫁接成活率高。
金葉榆的自然造型如同一把天然遮陽傘,枝葉蔥郁密集,形態(tài)優(yōu)美。嫁接后,待接穗長到40~60cm時應根據(jù)形態(tài)需要,經(jīng)過盤扎、修剪等制成葉輪式、瀑布式、開屏式、臨水式、雨傘式、迎客式等不同形式的風景樹。造型時間要避開萌芽期。生長季節(jié)要經(jīng)常修剪,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以保持樹型的優(yōu)美。
金葉榆顏色嬌艷喜人,四季可觀。在乍暖還寒的3月,隨著紫紅色芽孢的膨大,花芽吐蕊,葉芽綻放,一輪一簇的次第開啟。隨后,便會生出嬌黃的嫩葉,到夏初濃蔭蔽日,滿眼金黃,而冬季,她優(yōu)美的樹姿,或瀟灑或飄逸,或俊秀或陽剛,細密的枝條搭配寒氣結冰的霧凇,在冷冽的空氣中,充分展示出一種別樣的美,可謂是云霧凝玉,霜瓊綻放。
金葉榆高球型一般在砧木離地面1m處嫁接,接后第二年春季進行修剪成球;
低球型在砧木離地面5m處進行嫁接,接后第二年春季進行修剪成球;
喬木雙層、多層造型是在主干高度2m以上的砧木上進行,分別在地面1m處或2m處、處進行嫁接,生長1年后進行修剪,可修成方型、球型、三角型等多種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