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水母娘娘佛像,三圣母佛像,十二老母佛像,無極老母佛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chǎn)地 |
河南 |
包裝 |
木盒包裝 |
尺寸 |
3厘米~6厘米 |
加印LOGO |
可以 |
適用場所 |
家居 |
送禮對象 |
其它 |
制作工藝 |
雕刻 |
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勝村人,嫁到古唐村(晉祠)為媳。春英生性善良賢慧,勤勞儉樸,能忍能讓。而她的婆婆卻十分刁蠻。柳氏所做飯菜,婆婆嫌缺鹽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從好幾里以外挑來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凈而倒掉,只吃前桶,這樣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對這些刁難并無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著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牽著白馬的老頭,請求讓他的馬喝點(diǎn)水。柳氏指著后桶水說,喝吧。老人為難地說,這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應(yīng)。如此三日,柳氏都滿足了老人的要求。盡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飲完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時,老人對春英說: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條馬鞭,把它放在水甕里,用水時只要輕輕一提,水就會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萬不要提過甕沿,不然就會遭水淹,切記!說罷,老人和白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柳氏望著空中拜了幾拜,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從此免卻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鄰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
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甕,滔滔大水頃刻涌上,轉(zhuǎn)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正在娘家的春英聞訊,來不及把頭梳完便急急趕回家中,把一草墊扔在甕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洞中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
古時,汾陽神頭的后面有一個叫交口的村子,村中無井無泉,水源奇缺。這村子地勢比神頭高,兩地相距有十里,是個大斜陡 坡。 交口村有這樣一戶人家,男人常年在外做買賣,媳婦在家不僅要伺奉婆婆,還得上山打柴,下神頭河溝里挑水。媳婦是平川里人家,有姐妹三人,大姐嫁晉祠,二姐嫁峪口,只有她嫁進(jìn)山里。媳婦的婆婆是個性情古怪的老人,她叫媳婦挑水用的木桶是尖底的,挑在路上不能放下歇,說是落過野地的水就不干凈了;媳婦挑回來的水光是允許把身前的一桶直接倒入水甕中,身后的就叫喂豬用,說是有了邪味。媳婦是個十分賢惠的女人,寧肯自己多吃些苦,也不愿與婆婆爭執(zhí),就這樣,媳婦一年四季在十里長的緩坡上來來往往地挑水,夏天頂著炎炎烈日,冬天迎著呼呼寒風(fēng),吃苦耐勞,以德報怨。
鄧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廠 11年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